大家好,宏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2021年成都人口总数是多少(21年成都常住人口增长)。现在让我们看看!
近日,成都统计局披露,2021年底成都常住人口规模为2119.2万人,比2020年底增加24.5万人,比7普人口增加25.42万人。
一年新增25万人的概念是什么?
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一年里,每天有700人涌入成都。相当于成都一年的增长Ⅰ小城市,十年来创造了一个大城市。
毫不夸张地说,成都已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人口流入是否强劲是判断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成都要保持高人口增长并不容易。
2119.2万人,意味着成都离人口第三城北京又近了一大步。
今年3月,北京统计局披露,2021年北京常住人口为218.6万人,人口负增长0.4万人;相比之下,成都与北京的人口差距已从96万人缩小到69.4万人。
随着这一趋势的演变,成都将在2024年超越北京,成为中国人口第三城。
超越北京后,成都人口排名可能达到天花板。
成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提出,根据水资源约束,2035年成都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400万。
成都国土空间规划(2020年2000~2035)
仅次于上海(2500万)、重庆(3600万)。
然而,2400万常住人口可能相对保守。
四川是一个人口近亿的大省。四川作为人口腹地,在强省会的推动下,成都人口难以不断爆炸式增长。
许多拥有超级大省作为人口腹地的城市,都有机会成为2000万级大城市。这是强省会和资源向大城市聚集的规律。
因此,成都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按常住人口(2400万)增长20%,即未来13年成都最多可容纳2650万人左右。
事实上,如果我们增加流动人口来计算实际的管理人口。
到2035年,成都可能会成为实际管理人口达到3000万的超级城市。
并非不可能实现这种情况。成都是典型的门户城市。双机场和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将为成都带来巨大的人口流动和商务、医疗、探亲和旅游需求。
虽然这些需求不会占用城市社会保障和基础教育,但它们给城市交通、生活空间、商业和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保持强劲的人口流入增长是城市新城新区的关键优势。
2016年,新华社指出,中国有3500多个新城新区。如此庞大的新城新区,没有人口流入,注定会成为“鬼城”。
在全国人口低速增长的趋势下,大量新城新区能如期兑现多少?可以说,一些中小城市的新区在开始之前可能会“胎死腹中”。
即使那些人口流入非常强大的大城市,他们也不遗余力地把人们赶到新城,而不是旧城。
去年11月,上海宣布,上海本地应届研究生可直接落户上海“五个新城”。全国户籍含金量最高的上海,一次次降低落户标准,只有一个意图为新城抢人。
盘点大城市,会发现广州、南京也出手了。
例如,2020年广州市发布的《广州市差异化户外迁入管理办法》提出,只要是全日制大专,28岁以下,一年社保,就可以在指定的7个郊区定居。
成都未来会效仿吗?
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成都至2035年人口增长余额还剩280.9万人,新城新区占一半以上。
例如,成都东部新区提出,到2035年,常住人口将达到160万。2020年,东部新区人口只有37.9万,包括2021年,预计东部新区常住人口将达到40万左右。
按40万计算,成都东部新区仍有120万增长空间,而全市增长余额仅为280.9万。
换句话说,东部新区的人口增长约占全市余额的45%。假如再加上天府新区,这个比例将达到60%左右。
未来成都人口分布趋势大致如下:五城区常住人口大幅下降,新中心城区、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常住人口将大幅增加。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评论。
获赞: 423
收藏:38
回答时间:2023年03月16日16:03:59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