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宏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什么(简述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和影响)。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102年12月18日,王安石-1086年5月21日,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临川人。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变法是继商鞅变法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变革运动。
一、王安石变法时代背景
1.形成三冗长。宋初,为削弱官员权利,实行一职多官,产生冗员。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外敌入侵,宋初实行“养兵”政策,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产生冗兵。军官激增,导致财政支出增加,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形成冗余。
2.形成内忧外患的社会形势。财政赤字迫使政府不断增加税收。除了正常缴纳的税收负担外,各种严厉的捐赠和杂项税收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此外,战争频繁、自然灾害等,人们抱怨农民没有办法生存。
3.外敌入侵的生存压力。多年来,北宋与北方契丹族和西北党项族发生了战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总是以失败告终。
4.其他改革失败。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庆历三年(1043年),一年后失败,国内形势并未改变。
5.土地兼并的不良后果。宋神宗即位后,官员报喜不报忧,粉饰太平,朝廷表面上一派繁荣景象,但政治腐败矛盾重重。土地并购现象十分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而豪族则隐瞒土地,财政收入急剧下降,出现了惊人的财政赤字。
二、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
(一)富国之法
包括青苗法、募役法、均税法、水利法、市宜法、钧输法。
1青苗法。每年2月、5月青黄不接时,由政府向农民贷款、贷粮,每六个月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2募役法。将原来的家庭轮流服差役,改为由政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家庭按贫富等级支付一定数额的钱,称为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三、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以土地质量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4.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修复水利,费用由当地居民按贫富水平出资,也可向州县政府贷款。
5.市易法。在东京设立市场交易,支付滞销货物的费用,在市场短缺时出售。6.均输法。按照“迁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建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和宫廷的需要,统一收购运输。
(二)强兵法
1保甲法。编制农村民户,十户为一保,民户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2.裁兵法。对厢军和禁军进行整顿,规定士兵五十岁后必须退役。对士兵进行测试,禁军不合格者改为厢军,厢军不合格者改为民籍。
3.将兵法。废除北宋初年设立的更加守法,逐步推进各种驻军分为多个单位。每个单位将有一名副将军,专门负责本单位的军事训练,以提高军事素质。
4.保马法。将原政府牧马监养马改为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可以自愿养马,政府可以自己买监马或者给钱,部分税款可以免除。很快就废止了,改行了民牧制度。
五、军器监法。严格管理制造兵器,提高武器质量。
(三)取士之法
科举制度改革。颁布贡举法,废除明经科,而进士科考试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
2.整顿太学。太学三舍法制度实行分上、中、下三班不同程度的教学。以学校的日常考核代替科举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不经科举考试可以直接当官;提出经典局,修写儒家经典,编纂《三经新义》;设立武术、医学、律师专科学校,培养专业人才。
3.只用人。重视中下级官员的晋升和任命,使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和意义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15年来,每一项新法实施后,虽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大小小的弊端,但基本上可以收到一些效果,“富国强兵”的效果非常显著。
在发展生产、均匀纳税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国库丰富。宋神宗年间国库储蓄可供朝廷支出20年。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彻底改变了北宋“贫困”的局面。大力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负担减轻,呈现出百年来从未见过的繁荣景象。
以上就是本篇的全部内容的,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获赞: 899
收藏:26
回答时间:2023年03月16日18:03:46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