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宏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凉州词的意思翻译(古诗凉州词的原文注释和表达的思想感受)。现在让我们看看!
古诗《凉州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
其中一个是凉州词 (唐、王之松 )
远离白云的黄河,是一座孤城万人山。
羌笛何必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称“出塞”。唱歌是当时流行的一首歌(凉州词)。2、原题二首,其中,郭茂倩《乐府集》卷79《现代曲词》载有《凉州歌》,
并引用乐园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是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的凉州。
3、远远黄河:远远望黄河的源头。远上:远西望去。“远”一作“直”。
4、孤城:指孤独守边的城堡。
5、古代长度单位,一尺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等于2.3m或2.6cm)m)。
6、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管乐。属于乐器。
7、杨柳:《折杨柳》曲。杨柳隐喻经常在古诗中送别事情。
《诗·小雅·采薇》:“我过去了,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
歌词说:“上马不捉鞭,反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
8、不度:不能吹。度:吹过。
9、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而得名。故址位于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主要道路。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安西双塔堡附近。
10、何必抱怨:何必抱怨。何必:何必。
12、杨柳:杨树的柳条,又称杨柳曲。
译文:
黄河似乎从白云中奔流而来,玉门关独自矗立在高山上。
为什么要用羌笛吹起悲伤的《杨柳曲》来抱怨春光迟迟不来?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
赏析:
王之松这首关于守边士兵怀乡情的歌。写得苍凉大方,悲而不失其壮,尽管尽力渲染驻卒不能归乡的怨恨。
但一点也不沮丧,充分展现了盛唐诗人豁达宽广的胸怀。
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抓住了俯瞰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在广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跑,向西看,仿佛流入白云。
次句 “一座孤城万人山”,写上孤城。
一座位于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环绕着高山大河。
这两句话描述了祖国山川的壮丽气势,勾勒出这个重要国防城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边境士兵的荒凉局面,为后两句话描绘了守卫者的心理提供了典型的环境。
“羌笛何必怨杨柳” 在环境的背景下,突然听到羌笛声,曲调恰好是《折柳》,不禁引起了驻边士兵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与“留”谐音,古人常在离别时折柳相赠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对杨柳枝。
吹长笛,愁杀行客。提到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代尤为流行。
士兵们听着悲伤的歌曲,非常忧郁,诗人不知道如何安慰士兵,只能说,羌笛为什么总是演奏悲伤的“柳树”歌曲?
春风吹不到玉门关。既然没有春风,哪里有柳树折叠?
这句话含有怨恨,但也含有无奈的语气。虽然乡愁难以忍受,但守卫边防的责任更重要。
一个“何必怨”看似安慰,但也曲折地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更加深刻。
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无法到达这里,所以玉门关外的士兵处境如此孤独和恶劣。
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无视守卫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无法同情边塞士兵的抱怨。
这首诗苍凉悲壮。虽然充满了抱怨,但并不消极颓废,展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怀。
诗歌中对比技术的运用 诗意的表现更加紧张。语言委婉准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作者简介:
王之松(688-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江州(今山西新疆县)。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的乐工制曲歌唱。
名气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而闻名。其代表作《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评论。
获赞: 880
收藏:86
回答时间:2023年03月16日14:03:5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