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宏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排名(蜀汉五名名将排名)。现在让我们看看!
前将军是三国时期常见的武将官职。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和后将军被称为四方将军。
当时,四方将军的地位低于司马、将军、将军、骑马将军、卫将军等官职,高于四镇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等官职,即是中高级武将官职。
东汉末年,董卓、公孙赞两位诸侯被封为前将军。至于我今天要讲的蜀汉,历史上有五位前将军。
关羽是第一位前将军
公元219年,刘备击败曹操,夺取汉中之地。同年7月,刘备进入汉中王,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由于关羽不在益州,刘备派费诗到荆州,为关羽授予前将军官职。
值得注意的是,刘备当时没有设立将军等官职,因此前将军关羽自然成为蜀汉武将之首。不久之后,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这场战争,关羽包围了襄樊,使曹仁难以抗拒。
于是曹操派于禁、庞德等人去救樊城。结果,关羽利用汉水飙升的机会淹没了七军,然后俘虏了于禁,杀死了庞德。这时,连曹操都差点迁都。
然而,关羽的力量促使曹操和孙权联手。对曹操而言,继续派遣徐晃等将军抵抗关羽。就孙权而言,他利用关羽在国外作战的机会,派吕蒙等人偷袭荆州。
在孙权和曹操的攻击下,关羽双拳难敌四手,最终战败被杀。
孙权杀害关羽后,把他的头给了曹操。曹操以诸侯的礼物在洛阳埋葬了他。同时,孙权以诸侯的礼物在当阳埋葬了关羽的身体,即关陵,也被称为当阳王墓。
蜀汉为成都关羽建衣冠冢,即成都关羽墓,以招魂祭祀。所以民间也叫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或“魂归山西”)。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汉后主刘禅追溯几位重要大臣时,追溯关羽为“壮缪侯”。他的儿子关兴继承了爵位。
作者认为,关羽作为蜀汉第一位前将军,自然功过并存。关羽跟随刘备南征北战,长期守卫荆州,确实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然而,关羽失去荆州,也导致蜀汉衰落。
李严是第二位前将军
公元221年,刘备登基称帝后,发动夷陵之战。然而,公元222年,刘备被鲁迅击败,逃到永安白帝城。
一年后,刘备召集李燕和诸葛亮到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这两位大臣。
226年,李严晋升为前将军。当然,托孤大臣的身份促使李燕最终成为地位更高的将军。然而,李燕在公元231年阻挠诸葛亮北伐,因此被罢免。
公元231(建兴九年)春,诸葛亮出兵祁山,李平负责粮草运输。
夏秋两季,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不应求。李燕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要求他撤军。诸葛亮收到信后答应退役。
李燕听说军队已经撤退,于是假装惊讶,说:“粮食充足,怎么又退军了!“目的是解除监督粮草不力的责任,显示诸葛亮延误战斗机的错误。
对此,诸葛亮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写递上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出来。李严辞穷理屈,只好磕头认罪。因此,后主刘禅将李严废为平民,流放梓潼县。
李严是蜀汉五位前将军中唯一一位被罢免的。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李燕今年也去世了。
纵观李燕的一生,虽然他有保卫永安的功绩,但他在后期与诸葛亮争夺权力,因此他被流放的结局只能说是罪魁祸首。
袁臣是第三位前将军
袁臣在蜀汉五位前将军中的知名度最低。公元230年,李严晋升为将军后,袁臣接任前将军官职。一年后,袁臣第四次跟随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
不久之后,负责运粮草的李燕弄虚作假,想逃避责任。对此,袁臣等人上演后,主刘禅请求罢免李严的官职。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袁臣升任征西将军。然而,此后,《三国志》等史料中没有袁臣的相关记载。
邓芝是第四位前将军
在很多人眼里,邓芝更喜欢文臣。比如邓芝出使东吴时,能言善辩,令东吴君主孙权钦佩。
然而,三国时期,文臣与武将的区别并不十分明显,尤其是在官职上,文臣也将担任武将的官职。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邓芝升任前军师、前将军,赐爵阳武亭侯。作者认为,文武兼备的邓芝不仅出使东吴,恢复蜀吴联盟,还多次跟随诸葛亮北伐中原。
因此,他现在晋升为前将军,自然是受之无愧的。公元243年,邓芝晋升为车骑将军。邓芝于公元251年去世。
总的来说,邓芝在蜀汉当将领20多年,赏罚明确,同情士卒,所以在士兵中有很高的威望。
对邓芝来说,身上的衣食从政府资取,不治私有财产,妻子甚至有饥寒交加的日子,邓芝病逝时,家里也没有多余的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他性格坚强朴素,不会修饰自己的情绪,所以没有士人和他交朋友,这促使邓芝在法庭上没有朋友;此外,邓芝不尊重当时的人,只尊重后起之秀姜伟。
胡济是第五位前将军
早在诸葛亮北伐中原时,胡济就受到了前者的重视。
公元234年(建兴12年),诸葛亮病逝,胡济被任命为中典军,并被封为阳亭侯。胡济与蜀汉重臣董允、费祎有一定的友谊,曾约时间一起参加宴会。
后升为中监军、前将军。胡济除了是蜀汉最后一位前将军外,还是汉中最后一位都督。然而,胡济在汉中执掌期间并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公元256年(延熙十九年)春,蜀汉将军姜维北伐曹魏,与当时镇西将军胡济约好在上营会合,但胡济没有带头赴约,使姜维最终在段谷被魏将邓艾打败。
后胡济升任右古骑将军。在我看来,胡济的表现只能说是一个平庸的将军,对蜀汉没有多大贡献。因此,他之前可以得到诸葛亮的重视,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地方。
公元258年(景耀元年),将军姜伟提出了新的汉中防御策略,改变了过去在各围驻守中留重兵抵抗、御敌汉中以外的做法。
假设敌人进入阳平关,汉军退守汉乐两城,重兵守卫重要关口,拉长敌人补给线,疲惫敌人,强迫敌人撤退,在敌人撤退时一起攻击,全歼敌人。
在此背景下,胡济于是与监军王含、护军蒋斌加入江维汉中周边部属,分居汉寿、乐城、汉城。此后,关于胡济的记载不明,即属于下落不明的情况。
以上就是本篇的全部内容的,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获赞: 602
收藏:52
回答时间:2023年03月16日15:03:00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