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宏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刘禅的简介资料(蜀汉后刘禅是不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现在让我们看看!
张武元年(221),刘备在武担山南部登基称帝,正式建立蜀汉政权。
刘备的一生可以说是相当励志的,从一个年轻时家境贫寒的小人物,到一个需要织席贩履维持生计的小人物,到一个被尊为九五之尊的昭烈皇帝,他的仁德治国理念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不幸的是,刘备在伐吴失败后很快就去世了白帝城,而继承王位的刘禅一直被世界视为愚蠢和愚蠢的同义词。
说到刘禅,也许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应该被读成“shàn但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俗语“扶不起阿斗”,以及著名的成语典故“乐不思蜀”。
近年来,有人说诸葛亮死后,刘禅仍然统治蜀汉30年,这表明他也有一定的天赋,没有世人眼中那么愚蠢。那刘禅到底是不是被埋没的贤君呢?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诸葛亮出山帮忙,同年,他的妾甘夫人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刘禅。
此前,没有继承人的刘备曾在长沙郡罗侯寇氏领养过一个有刘姓血脉的孩子,并将其命名为刘封。
现在有了自己的骨肉,刘备欣喜若狂,给新生儿取名刘禅。把这对兄弟的名字结合起来,就是历代帝王视为重要仪式的“封禅”,可见蛰伏在荆州的刘备心中有远大的志向。
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第二年,曹操派兵围剿刘备。孤独的后者在恐慌中离开了他的妻子、妾和孩子,尽最大努力逃跑。依靠赵云,刘禅和甘夫人的生命得以挽救。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经典的情节,那就是刘备在赵云救出襁褓中的刘禅后,把他扔在地上,斥责道:“对于你这个孩子来说,几次伤害我的将军!”
据此,后人常开玩笑说,正是这次摔倒影响了刘禅的智力发展,但至少在正史上没有类似的记载。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进入汉中王位,作为刘备最年长的亲生儿子之一,刘禅自然被立为王子。两年后,刘备登基为皇帝,刘禅成为皇太子。
根据《诸葛亮集》的记载,病床上的刘备曾写信给刘禅:“射君到,说丞相感叹自己的智慧,大大增修。他太期待了。如果他能这样审判,我为什么要担心?勉之,勉之!”
也就是说,诸葛亮曾经称赞过刘禅的智慧和衡量,这让刘备深感安慰。
然而,与此同时,《三国志》明确记载,刘备临终前曾对诸葛亮说:“如果继承人可以补充,可以补充;如果他没有天赋,你可以自己拿。”
抛开这是刘备最后一刻还在考验诸葛亮的阴谋论,刘备自己显然知道刘禅的接班人水平。
如今,人们经常在《魏略》中发表刘禅“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讲话,以证明诸葛亮当时总揽军政大权,导致刘禅被架空,无法施展才华。
然而,在这句话之前,《魏略》还记载了刘备在荆州逃亡时与刘禅分手的神奇故事,后者被绑架到汉中,这既荒谬又不符合历史书籍。
对此,裴松之直接批评道:“这则魏略之妄说。可见其真实性相当可疑。
刘禅当年首先授予诸葛亮开府治事的权力,然后被封为益州牧。历史记载:“政事无细,咸决于亮。”
的确,诸葛亮在世时牢牢控制着朝政,以至于《三国志·后主传》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基本上都在记录诸葛亮当年做了什么大事。
但对诸葛亮在任期间的举措,陈寿在《三国志》中高度评价:“可谓知治之才,管,萧之亚匹。”
另一方面,刘禅,史书记载道:“后主立王子……后主颇出游观,增加声乐。从刘禅立王子的重大事件可以看出,此时是延熙元年(238),即诸葛亮去世四年后。
没有诸葛亮的帮助或某种意义上的“限制”,如果刘禅真的打算治理这个国家,他应该努力工作,或者至少学习如何管理政治,但他不仅没有,而且沉迷于享受。
此外,《魏略》认为“婉卒,禅是自摄国事”,即蒋婉去世后,刘禅才开始亲政,蒋婉去世是延熙九年(246),距离蜀汉灭亡仅17年。
虽然说是自摄国事,但实际上大将军费祎还是处理了大部分事务。值得一提的是,史书还记载:
后主渐渐长大,爱宦人黄皓。郝便辟慧,欲自容入。允许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郝畏云,不敢为非。”
由于费祎副手董允的存在,奸宦黄皓一直受到抑制,而沉迷于享乐、宠信奸诈的刘禅也算不上贤君。
人们总是认为诸葛亮死后,蜀汉由刘禅亲自统治,他带领蜀汉与曹魏相持30年,这是值得称赞的。但诸葛亮死后蒋婉、费祎先后主政,而费祎死后十年,蜀汉就宣布灭亡。
即使在最后一刻,在朝鲜受到批评的姜伟仍然带领军队守卫剑阁、诸葛亮的后代诸葛瞻和诸葛尚,为了保卫成都,他们仍然杀死绵竹。即使是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刘陈也直接死在祖庙里。
相比之下,刘禅在刘备、诸葛亮等人一生奋斗后,很容易选择投降,“笑”刘禅谈论何贤君明主?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评论。
获赞: 512
收藏:93
回答时间:2023年03月16日03:03:23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