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宏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曹魏太庙26功臣有哪些(三国曹魏26功臣排名)。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从青龙元年(233年)魏明帝曹睿下诏第一次将军夏侯敦、司马曹仁、骑马将军程昱配享太庙开始。
曹睿、曹芳、曹宏三朝曹魏五次历经,共有26位英雄死后能够分享曹魏太庙。
曹魏立国的大部分功臣几乎都在26人中熙熙攘攘,包括著名大臣、著名将军、夏侯敦曹仁等宗室。
当然,一些明显不合适的候选人也没有列入,比如晚节不保的于禁,忠于汉朝的于迅等等。
然而,有一个人有点令人费解。虽然他也是26人之一,但他在生前深受曹操的信任。曹操甚至断言“让孤独成为一个伟大的事业,这个人必须是”,此外,曹操英年早逝后为此痛哭;
当然,这个人也是惊人的一代,一生奇谋迭出,为曹操平定北方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许有人猜出这个人是谁?也许有人猜出这个人是谁?是的,他是曹操五大谋士中曹操听从的郭嘉郭奉孝。
既然郭嘉也是26人之一,为什么还说令人费解?
那是因为郭嘉是最后一批也是最后一个入围,当时他一个人,时间是公元262年,曹魏被司马炎取代几年。
郭嘉功劳巨大,赢得了曹操的信任。为什么他之前四次没有分享曹魏太庙?要知道243年的第二批,却有20人啊竟然没有郭嘉!
连《三国志注》的作者裴松之都都对此感到困惑,“至于升程昱而遗郭嘉,先钟佑后荀攸,则没有详细的厥趣。”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郭嘉配享曹魏太庙最晚呢?这一切可能与曹冲有关。让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曹操虽然有几个儿子,但曹昂死后,他最初的继任者不是曹丕或曹植,而是年仅几岁的曹冲。此外,郭嘉是帮助曹冲的第一个工作人员。
关于这一点,《三国志》有几点说得很清楚,比如《三国志.郭嘉传》记载“所有君年孤辈也,只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未来事属之”;
《三国志.邓哀王冲传》记载“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但郭嘉英年早逝,公元207年郭嘉病死年仅38岁。
第二年(208年)13岁的曹冲早逝,曹操曾对曹丕说:“这是我的不幸,汝曹的幸也是。”。
这意味着你哥哥曹冲早逝。我很难过,但这不是你的运气。很明显,如果曹冲不死,他一定没有曹丕的份额。
从曹丕到曹睿再到曹芳,皇帝都是曹丕系的,所以前四次都是程昱、荀攸、陈群、华欣、钟友等谋臣入选。
也许是因为郭嘉和曹冲的关系,你不应该不同意。从曹丕细心的性格和他对曹彰曹植的态度和做法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也许你会说,配享太庙始于魏明帝曹睿,与曹丕无关,但曹睿是曹丕的儿子,曹睿不是决定圈定哪些候选人的。
当时陈群、司马懿等人都是曹丕的老臣,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郭嘉很有可能会被有意无意地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262年最后一批以郭嘉为唯一人选享受太庙?这就不得不提到当时在位的皇帝曹宏,曹宏是谁?
他是曹操的孙子,燕王曹宇的儿子,曹宇是曹操妾室环夫人出生的。环夫人有三个儿子:曹冲、曹根和曹宇。你明白吗?
曹冲是曹冲的侄子!所以这个时候,他可以理解郭嘉最后一个配享太庙,大家都有意忘记。
当然,郭嘉最后一个配享太庙可能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但曹操对曹冲的重视,曹操故意把郭嘉作为曹冲的首席托孤大臣,郭嘉与曹冲的关系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本篇的全部内容的,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获赞: 667
收藏:68
回答时间:2023年03月16日04:03: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