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宏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司马师为什么传位司马昭(司马师传位司马昭的原因)。现在让我们看看!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争,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最终三分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裂,司马家族终于统治了世界。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的努力离不开司马懿的努力。司马懿隐忍多年,在高平陵发动政变,初步掌握了曹魏的权力。司马懿死后,他的长子司马师继续控制曹魏的权力,为司马家族的事业而奋斗。
但司马师死后,司马师没有把家庭的权力移交给儿子,而是移交给弟弟司马昭。怎么了
虽然司马懿在公元249年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曹爽的权力,成为曹魏政权的高层人物,但司马懿似乎成为了绝对的权威,但事实上,曹魏政权中有许多反对司马家族的声音,许多人支持曹魏家族。
司马家要想完全控制曹魏的政权,就必须清除这些反对势力。
因此,在司马师执政期间,曹魏皇帝曹芳打算联合中书令李峰、太常夏侯玄、光禄医生张缉等人发动政变,除掉司马师,夺回自己的权力。
然而,司马师在实施他们的计划之前就发现了他们,于是曹芳被废墟,李丰、夏侯玄、张缉等人被摧毁。
废除曹芳后,司马师想建立一个更有利于自己控制的彭城王曹据为帝,但郭太后要求建立一个高贵的乡公曹尚为帝。司马师的争执记载在史书上,曹尚最终成为曹魏的新皇帝。
太后以彭城王先帝诸父,以昭穆之序为不次,烈祖之世永无继承。东海定王,明帝之弟,想立其子高贵乡公尚。帝固争不得,是从太后令,遣使迎高贵乡公于元城而立,改元为正元。——《晋书》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司马师此时无法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下一位曹魏皇帝。显然,这是因为郭太后反对。事实上,司马师并没有完全掌握曹魏的政权,而且有许多反对势力。
司马家没有控制朝廷内部,朝廷外部也经常出现问题,即著名的“淮南三叛”。
第一次叛乱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淮南太尉王凌、侄子、兖州刺史令狐愚想谋立楚王曹彪为帝,反对司马懿,但司马懿平定了司马懿。
第二次叛乱是司马师废帝后,扬州刺史文钦和镇东将军吴丘节被称为受太后诏书讨司马师。然而,司马师很容易平息这场叛乱。
第三次叛乱是诸葛诞在司马师去世后,在公元257年与东吴联合对付司马昭,以保护自己。然而,司马昭很容易平息这场叛乱。
这是淮南的三次叛乱。这些叛乱表明,曹魏仍然有一些反对司马家族的力量。因此,司马师必须找到一个能够在临终前保住领域的人,才能保住司马家族的家族财产。司马昭一直跟随司马懿和司马师,无疑是这样一个能够保住领域的人。
司马师和妻子夏侯徽共有五个女儿,可惜没有儿子。但司马师毕竟是司马家的长子,未来的家业也需要儿子继承。于是司马昭把儿子司马攸传给了司马师。
司马师在公元255年去世,司马游才十岁。十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司马攸也是司马昭的亲生儿子。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对一切都有最终决定权。
因此,为了司马家族的未来,司马师果断地将继承人的地位给了司马昭。毕竟,司马昭和司马游都是司马懿的后代,都是为了司马家族的利益。毕竟,司马昭年纪大了,能做得更好。
事实上,司马昭接管司马师的位置后,进一步铲除了曹魏集团的反对势力,也走上了封王加九锡的专权之路。
感谢阅读,如果喜欢的话,可以收藏点赞关注我们。
获赞: 540
收藏:54
回答时间:2023年03月16日05:03:27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