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宏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现在苏州的吴县市在哪里(江苏吴县属于苏州的哪个区) )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古吴路东出养育巷,西至水潭巷,长418米,宽4米左右。
巷名典故:原巷中有建于宋绍兴年间的兴龙寺,故名龙兴寺巷。明清时期,吴县县衙迁至此,先称吴县前,后称吴县横街;民国19年(1930年),县衙迁至府前街(道前街),巷名改为古吴路。
古吴路旧吴县衙;这个“吴县”是今天的苏州吗?
历史上的“吴县”不同于20世纪50年代后苏州地区(后苏州市)管辖的“吴县”。
古江苏地图
现在城市分市、区二级,古代相当于“区”建制也叫“县”。唐朝以前,秦始皇建立了县制,县是最基本的行政单位,吴县出现在那个时候。从唐朝开始,长洲县就从吴县分开了。
苏州西南属吴县,东北、东南属长洲县。同治苏州城的吴县和长洲县,其历史已超过2000年。
光福司徒庙原吴县
到了清朝富甲天下的苏州府,一府二县不适应经济发展,于是元和县从长洲县南部分开。苏州已成为中国三个县唯一治理的府城。
至于20世纪50年代后的“吴县(相当于今天的吴中区和厢城区)”,它是由苏州周边城镇组成的县级行政区域。虽然县政府和其他机关都在苏州市,但与历史上的“吴县”相比仍然是两回事。
原吴县雕花大楼
因此,历史上的吴县人、长洲人、元和人,相当于苏州人。不要把历史上的吴县人等同于20世纪50年代后的“吴县”人或今天的吴中区人和相城区人,这很容易产生误解和误解。
吴县县衙古吴路。
明清吴县,县衙在古吴路上。
明天,作家袁宏道(1568-1610)曾为吴县县令,袁宏道在任期间,“吴县大治”、“吴民大悦”。两年后,他辞去了县令,竟然“为人借百金”,作为妻室的生活费。当朝宰相申时行赞叹道:“二百年来,没有这样的命令!”
袁宏道
明末吴县衙毁于战争,清初重建。
顺治18年(1661年),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千年悲歌。
是年,吴县县令任维初暴征横敛,鞭打人民,亏空粮食,燃起民愤。金圣叹了数百名士人聚集在孔庙里,悼念顺治的死亡,借此机会发泄积愤,到巡抚衙门呈状纸,指控任维初,要求罢免其职务。
出乎意料的是,在官员的保护下,巡抚朱国治下令逮捕其中11人,但上奏朝廷说诸生倡乱抗税,惊动了先帝之灵。清朝故意威慑江南士族,再次逮捕金圣叹等七名士人。江宁会审后,金圣叹被判处叛逆罪斩首,并于7月13日行刑...
金圣叹
咸丰十年(1860年)被太平天国之乱再次摧毁,吴县县衙。重建同治十二年(1873年)。到民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评论。
获赞: 85
收藏:81
回答时间:2023年03月16日04:03:52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